1.口服硫酸镁因在肠道很少被吸收,因此具有良好的导泻功能,所以硫酸镁又被称作“泻盐”。口服硫酸镁溶液到达肠腔后,使肠道内水分不被肠壁吸收。因此硫酸镁可以治疗便秘、肠内异常发酵,以及肠道检查或术前准备;与驱虫剂合用,可使肠道寄生虫更加容易排出体外。每次可将5~20克硫酸镁溶于100~400毫升温开水中,清晨口服1次。
2.口服硫酸镁能刺激十二指肠黏膜,反射性地引起胆总管括约肌松弛、胆囊收缩,进而促使胆囊排空,有“利胆”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胆囊炎、胆石症。每次2~5克,每日3次,饭前或饭中口服。
3.注射硫酸镁可以抑制神经系统、松弛骨骼肌,具有镇静、抗痉挛以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。常用于小儿惊厥、中重度妊娠高血压、先兆子痫和子痫、尿毒症、破伤风及高血压脑病等病的抢救。临床上多以10%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,或将5%葡萄糖稀释成2%~2.5%的溶液缓慢滴注。
4.硫酸镁注射给药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大作用。大量镁离子可立即扩张周围血管的平滑肌,引起交感神经节传递障碍,从而使血管扩张,血压下降。
5.注射硫酸镁可借助抑制细胞对钙的摄入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,有利于危重症哮喘症状的缓解。
6.镁离子能立即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,静脉注射与滴注硫酸镁,可治疗早产,直到宫缩停止后2小时。但要特别注意,连继用药时间不可以过长。
7.硫酸镁还有消炎去肿的功效,所以50%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可以消肿,用于治疗静脉炎等。
医药级硫酸镁有哪些用途,大家看清楚了吗?如有疑问,请来电咨询。